旅游攻略

返回首页旅游攻略 正文

永乐宫之三清殿介绍

2011/3/29 0:00:00 作者:匿名

   三清殿是供奉道教三清殿祖像,是永乐宫中主要的一座殿宇。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八椽单椽庑殿顶,矗立在一个高大的台基上,巍峨壮丽,冠于全宫,殿前设大月台,秋瓦墁方砖,月台的两侧复各设朵台一个,上下各设踏道四条,象眼部分以条砖镶砌成菱形图案,叠涩达五层之多。与洪洞县广胜寺元建明应王殿踏道象眼的做法十分相近。

   这种月台的布局,显然是根据道观设醮时陈设供器和执事人员的活动而设计的,故与一般月台的做法有所不同。殿的平面配置,为了扩大空间,采用“减柱造”,仅后半部设金柱八根,垒扇面墙三堵,作为安置偶像的神龛,其余金柱均减去不用。前檐仅东西两尽间砌以檐墙,其余五间俱装隔扇,以供采光和人流出入之用,后檐明间装板门两扇,以通后殿,剩下的东西山面和后檐俱垒砌土坯砖墙,绘制大幅人物壁画——《朝元图》,精美绝伦。
  前槽和神龛部分设“藻井”六口,其余部分均遮以天花板。藻井有圆形和八角形两种,周围俱用五层细密的斗拱来承托。顶板上雕刻蟠龙,斗拱构件的比例形制都与宋《营造法式》制度相符,是元代“小木作”中不可多得的杰作。此外明间阑额彩画是在木材上镂刻而成的,透剔玲珑,也是少见的实例。殿内半木共、梁额和蟠眼壁上还保存着丰富的建筑彩画,以如意头、角叶、织锦纹、旋花、云龙纹、荷花和牡丹花等为题材,构图章法比较灵活自如,从色彩的富丽程度来看,是“五彩遍装”,其中以前槽几根四椽木伏上彩画为精彩。在图案格式主面,与当地所见的明代彩画已有某些接近,是一种过渡形式,对于研究明代彩画的源流有很高的参考价值。
  据实侧,前后檐柱、金柱和山柱径为50厘米(两材一契强),角柱径55厘米(两材一契弱),内檐角金柱径为60厘米,可以看出所有角柱都比较粗巨,这对于增强屋角的刚度极为有利。此外在两山墙和后檐墙里面还埋设着直径25厘米的支柱六根,这是由于殿内四角各有抹角木伏一根,两头都搁在阑额上,荷载量很大,为防止阑额压折,故采取了这种顶柱加固的措施,以利安全。殿内地面铺墁方砖,方32厘米,厚6.5厘米,底面模印“米”字方格,便于座灰挤实,这是一种特制的方砖,比较少见。露明柱俱用复盆柱础,方90厘米,厚8.5厘米,方不足往径的两倍,砖砌台基高2.38米,台帮和台面都有显著的“收分”和“散水”。 外檐斗拱六铺作单抄双下昂重拱造,材高20.7厘米,原子产13.5厘米,折元尺6寸7分,为五等材。补间铺作用两朵,工艺制作极工整,斗拱的形式和尺度比例与宋《营造法式》规定几无分别,阑额高40厘米(折29分),宽13.5厘米(折9.8分)断面比例适为3:1,用材颇为经济。角柱长度高出明间平柱16厘米,生起五寸二分,较宋《营造法式》规定“七间生起六寸”的比例略小一点。但柱的侧脚,经实测结果,正面侧1.3%,侧面侧1:7%,超过1%的惯例,是其特点,明间平柱高5.34米,超过开间约90厘米,就柱高与面宽的比例而言,三清殿的柱高为突出。
相关攻略
相关线路
相关咨询

山西旅游热线手机版-u0351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