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原1月20日,迎来大寒节气。据民俗专家表示,大寒是一年的最后一个节气,又赶上春节将至,因此一些民俗活动“年味”凸显。春节旅游也逐渐升温。据
山西旅行社代表人说,市民大部分到南方去暖冬。如
太原到昆明旅游、
太原到西安旅游、
太原到三亚旅游等。
大寒期间,农历腊月二十三为祭灶节,自然就少不了祭灶的习俗。民俗专家表示,大寒节气,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,自然就多了些许辞旧迎新的意味。因此,在大寒节气中,除顺应节气干农活外,还要为过年奔波——— 赶年集、买年货,写春联,准备各种祭祀供品,扫尘洁物,除旧布新,准备年货,腌制各种腊肠、腊肉,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,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,祈求来年风调雨顺。而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的影子。因为“芝麻开花节节高”,除夕夜,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路上,供孩童踩碎,谐音吉祥意“踩岁”;同时以“碎”“岁”谐音,寓意“岁岁平安”,讨得新年好口彩。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。大寒时节这些趣味盎然的民间习俗,体现了人们在新的一年追求幸福生活和身体健康的美好情感,也给我国的民间节日增添了丰富多样的色彩。
据悉,在中国南方广大地区,有大寒吃糯米的习俗,这项习俗虽听来简单,却蕴涵着前人积累的生活经验,因为进入大寒天气分外寒冷,糯米是热量比较高的食物,有很好的御寒作用。
相关链接《》
【腊月二十三】、【腊月二十四】祭灶、送灶神、送灶王,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、流传极广的习俗。旧时,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“灶王爷”神位。人们称这尊神为“司命菩萨”或“灶君司命”,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“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”,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,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。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,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。没有灶王龛的人家,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。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,有的则有男女两人,女神被称为“灶王奶奶”。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。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,上书“东厨司命主”、“人间监察神”、“一家之主”等文字,以表明灶神的地位。两旁贴上“上天言好事,下界保平安”的对联,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