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游攻略

返回首页旅游攻略 正文

历史文化名城——阳泉

2010/12/20 0:00:00 作者:匿名

阳泉,是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。它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,资源丰富,交通便捷,区位独特,名人辈出。因此,在这方热土上生息、繁衍的民众,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耕耘、劳作,也打造出许多亮丽的“名片”,享誉三晋,甚至跨越娘子关,驰名华夏。有的还冲出国门,走向了世界,从而为阳泉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在此,我们不妨择要做以简介。
  中共第一城  1947年5月2日,在解放战争的炮声中,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举解放了晋东重镇阳泉。为了夺取和巩固全华北,动用阳泉的煤铁资源支援解放战争,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决定,将阳泉镇从平定县划出设市。5月4日,中共冀晋区党委和行署、冀晋二地委和专署即遵照这一决策,组建了首届中共阳泉市委和市人民政府。从而,使阳泉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亲手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,简称中共第一城(之前,我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也收复过诸多城市,但均属接管性质而非创建)。为了打造“中共第一城”这一名片,进一步提升阳泉的知名度,在阳泉解放建市60周年之际,中共阳泉市委、市政府在省史志研究院的协助下,于2007年5月16日至17日,在省城太原的晋祠宾馆,邀请省内外20余位党史专家和资深学者就此进行了研讨和论证。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,大家一致通过了《“中共创建第一城———阳泉”专家论证会结论》,并在山西日报上进行了报道。
  全国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   阳泉境内煤炭埋藏浅,易开采,是国内发现和利用煤炭早的地区之一,素以“煤乡”著称。新中国建立后,由于国家加大了对工业特别是能源工业的投入,实施了一个又一个的五年计划,富有资源优势的阳泉,抓住机遇,迅速发展,从而使阳泉很快变成以煤为龙头老大的工业城市。到1957年末,全市煤炭产量达到623.92万吨,一年的产量超过了保晋公司30年产量的总和;到2007年,即跃升到6012万吨,相当于1949年的122.5倍还多,占到山西全省煤产量的十分之一,而且质优品高,畅销全国20多个省、市、自治区,以及日本、菲律宾、新加坡、香港、澳门等国家和地区,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。如果把我们阳泉60年来所产的煤排成一米见方的黑色长龙,可绕赤道31圈;如果用60吨的火车皮装载,首尾相连,可绕地球11.2圈。之中,挥洒着阳泉人民特别是煤矿工人多少的血汗啊!
  百团大战的中心战场 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我军为粉碎日本侵略者的政略、战略及其实施的“囚笼政策”,扼制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暗流、策应正面战场而发动的一次进攻性战役。因我军先后出动了105个团的兵力,人数达20多万(加上地方武装和参战民兵,总计有40余万人),故称“百团大战”。这次战役从1940年8月20日晚打响,到12月5日基本结束,大约进行了三个半月的时间,分为破袭、攻坚、反“扫荡”三个阶段。因阳泉位居正太路中点,因此,在百团大战第一阶段,阳泉首当其冲,理所当然成为这一阶段的中心战场;其中,著名的狮脑山争夺战还是当时的主战场之一。在这次战役中,阳泉人民配合晋察冀军区部队和一二九师官兵积极参战,踊跃支前,做出了巨大努力和流血牺牲,从而保证了此次战役的胜利,在中国人民的抗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。而今,耸立在狮脑山巅的百团大战纪念碑,正是今人对这一历史的追怀和缅念。
  文献名邦  据有关辞书诠释:“文”是指有价值的人文资料,“献”是指学识渊博、熟悉掌故的贤者,“名”指声名远扬,“邦”原指诸侯封国,后来借指地方。所谓“文献名邦”,就是人文荟萃、贤才辈出、声名远播的地方。其也常常被人们作为历史悠久、文化发达地区的称誉。在中国历史上,被誉为“文献名邦”的地方共有五个,其分别是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、孟子的故里山东邹县、明清时期出了很多会元和状元的苏州、云南大理及浙江余姚。
  清嘉庆十二年(1807)丁卯科乡试,平定人李绳宗考中了“解元”(山西省第一名),王朝翰等9人考中了举人,潘令等5人考中了副贡生,从而使平定文风盛誉名享全省,民间有了“三晋文化数二定(平定、定襄),二定里面数平定”之说。嘉庆十六年,新任平定知州吴安祖,为表彰丁卯科乡试中所取得的成绩,弘扬古州文化,特意在县城西的通京大道南天门上建起“科名坊”,横额题书“文献名邦”四字,两侧书有“科名尡耀无双地,冠盖衡繁第一州”的楹联。于是,平定文献名邦的美誉得以广泛传播,成为平定崇尚文化、人才辈出的一枚亮丽名片。
相关攻略
相关线路
相关咨询

山西旅游热线手机版-u0351.com